纵览快评|义务消防员“身边的守护”,让人看见闪闪发光的“责任感”
评论员 李一木
据纵览新闻报道,来自河北衡水的37岁保安张肖阳自费购买相关消防设备,在家里成立了一个小型的“义务消防站”。他坚持进行消防训练,关注消防新闻,还会在村子周边进行防火巡查,只要发现火情,他就立即扑救,如果火势较大,他就会立即拨打119救援电话,在等待专业救援的时间里,进行能力范围内的扑救。
水火无情。曾经发生的那些火灾事故一次次警醒我们,永远不能松开那根紧绷着的“安全弦儿”。有时候,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消防安全隐患,每把刚开始时觉得“不会有什么事”的小火,都有可能造成我们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正因如此,张肖阳的这份努力与坚守,具备了极强的社会意义。他奉献的这份“身边的守护”,让人心生温暖、踏实,也让人看到了与你我一样的一位普通人,身上散发出来的闪闪发光的“责任感”。
正如报道中提到的,在张肖阳参与的灭水行动中,有的是野外杂草起火,有的是垃圾场烟头起火,张肖阳的理念是“看见着火了,咱就必须得管”。与张肖阳处理的这些火情比起来,这份时刻保持的警觉,这份对公众安全的担当,同样有着沉甸甸的价值。很多时候,事故恰恰源于麻痹与忽视。这位坚持进行防火巡查的“守护者”,其实也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起更多人关注公共安全,最终获益的,恰恰是包括你我在内的所有人。
张肖阳令人敬佩的可贵之处,一是他实实在在的付出。这份付出既有经济层面的投入,更有身体力行地训练、巡查,这些时间、精力上的投入同样不能忽视。二是他长久地坚持。他的这份守护不是心血来潮,不是图个三天两天的热闹,而是一年、两年、六年的坚守。这样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其实并不像说起来这么简单,在这份坚守里,蕴含了一个人令人动容的信念。
张肖阳的事迹登上短视频平台热榜后,有网友评论张肖阳:“是堂吉诃德式的冲锋”,还有网友表示愿意提供消防设备。正如网友所言,张肖阳确实体现出了一个普通人所迸发出的那种“堂吉诃德式”的责任感,不仅如此,他还将这种责任感扛在自己肩上,脚踏实地地付诸实施,通过一天天、一年年的坚持,让人们看见了这份责任感闪耀的光彩。
张肖阳的这份付出与坚守,对我们每个人其实也都有着启发。当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去选择做一个义务消防员,毕竟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不同。但我们同样可以选择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为这个社会,为我们身边的人们,去多一些善意的关注,去多一些温暖的守护。有时,也许一个及时的提醒、一次有力的搀扶,盖好一个偏离的井盖,发现问题时立即拨打救险电话……都是重要又宝贵的“点滴善举”。这些点点滴滴汇集起来,同样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守护者”,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份安心和暖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