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元亨知识产权布局超4000项 商标覆盖全球主要市场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2024年全市专利授权22934件,其中发明专利3074件,比增23.11%。截至2024年底,惠州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6.66件。
在我市持续不断开创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中,惠州智能装备强企——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从成立之初就明确了“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命线”。企业通过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确保在智能装备这个技术密集型的赛道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
2024年,利元亨研发投入达3.36亿元,占营收的13.55%,研发投入强度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为企业带来了丰硕的创新成果:截至2024年底,公司知识产权布局超过4000项,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知识产权体系,商标覆盖全球主要市场。
利元亨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将无形的专利与技术积淀,转化为支撑产业升级的硬实力,持续擦亮“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金字招牌。

利元亨打造智造中枢——数字孪生平台。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通讯员陈丽凡 摄
创新驱动
技能进阶,实现数智整厂全链条定制
在利元亨产业园二期一楼展厅里,一面“专利墙”引人注目,记录着企业23年的创新技术奋斗史——积累了超过4000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就有460项;“技术立业、苦练内功”的企业座右铭,最终落脚于“全球前三锂电装备市场占有率”的产业成果……
“在创业初期,虽然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薄弱等诸多困难,但我们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利元亨副董事长卢家红说,利元亨从七八个人的小团队起步,如今已打造出一支1600余人的高水平研发团队,为行业头部客户提供全流程装备。
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知识产权的持续创新是关键。2022年,利元亨凭借自动点焊设备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激光焊接技术持续迭代。
时间来到2025年,结合人工智能发展,利元亨的激光焊接技术持续“上新”,新型激光飞行焊接机械臂在车间“大展身手”——在高精度机器人和高速激光振镜系统结合下,“光刀”仿佛一个“无影手”,在动力电池模组装配中进行高速飞行焊接,从而降低重复定位时间,较传统生产减少了一半以上的时间。
上个月,利元亨激光实验室又出“新品”,推出了最新的激光切割技术,能够在保证切割精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说,持续的自主创新,不断引发产业技能卡位式进阶。
“我们始终关注核心技术的研发,有了包括智能感知、激光应用、数字化等七大底层技术模块做‘地基’,我们既可以生产行业最前沿的固态电池核心设备,也可以满足各行各业数智整厂全链条定制需求。”利元亨有关负责人说,在装备制造领域,利元亨自身创新技术要“做极限”,但对客户的需求供应“不设限”。
在创新驱动下,利元亨的业务覆盖了从电池制造设备到数智整厂的全链条,成为全球第一梯队的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商,服务头部企业客户超40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锂电池、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等行业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并在今年初广东省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获“2024年度广东省智能装备行业杰出贡献企业”称号。
全链守护
布局国际专利,护航惠州智造出海
知识产权的产生,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和经年累月的奋斗,是为“攻”;知识产权的保护,也需要未雨绸缪的布局和强势出击的捍卫,是为“守”。
近日,经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裁定,国内某企业撤回对利元亨专利纠纷案中的全部诉讼请求,相关法律措施同步解除。在这起纠纷中,利元亨迅速组建专业团队,从专利技术的核心原理、产品研发的自主创新路径等多维度展开举证与抗辩,是利元亨以“硬核”技术实力赢得的关键法律胜利,成功捍卫了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与市场声誉。
捍卫创新,守土有责。在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加剧、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要的背景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该如何有效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创新成果、捍卫技术话语权?
“利元亨探索出一条保护自身创新成果、捍卫技术话语权的有效路径。”卢家红介绍,利元亨从2011年开始走向海外市场,目前,已经在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完成布局,并先后在德国、波兰、瑞士、英国等国家成立子公司或办事处,拓展建立了研发中心、服务中心、生产基地,能够满足客户本土化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需求。在这个背景下,利元亨对知识产权的守护贯穿始终,通过风险防控前置和主动出击维权等形成全链条机制,从各个项目立项之初便将专利分析与布局嵌入其中,确保研发方向的前瞻性和成果的可保护性。同时,积极通过PCT(专利合作条约)途径进行国际专利布局,为产品出海保驾护航,在欧美、日韩等目标市场筑起知识产权堡垒。
保护知识产权,也离不开惠州本地法治环境的持续优化。今年,我市提出要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规建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法进企业”活动走进利元亨,市、区两级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企业提供了精准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不断增强了本土企业的法律风险应对能力。
“这种‘政府+司法’的双重保障,极大提升了我们企业的安全感和竞争力,利元亨作为‘惠州智造’出海拼搏更有底气和力量。”利元亨有关负责人称。
有尊法重企的营商环境加持,智造型企业可以“放胆”出海闯。目前,利元亨结合智慧物流、智慧仓储技术,向海外出口智慧物流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在北美地区做从原材料到化工车间的智慧物流工厂,在匈牙利给汽车行业头部企业做汽车物流整厂的解决方案,包括零部件存储、物流转运等,中国智造出海反响不错。”利元亨子公司舜储智能总经理段亚杰说,目前企业的智慧物流工厂出海速度越来越快,截至今年5月,整体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出口订单额占子公司40%以上,订单来自美国、匈牙利、巴西、印尼等。
强化自主创新、保护创新成果,利元亨“攻”“守”兼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清晰地表明,唯有立足于自主创新与坚实的技术护城河,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尤其是国际竞争中,赢得尊重与长远发展空间。
◎对话
前瞻性布局,构建多层次保护网
记者:近年来,企业在知识产权申请、维护和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利元亨:公司始终将知识产权视为核心战略资产,建立了“前瞻布局-动态维护-系统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
前瞻性布局,构建多层次保护网。实施“核心专利+外围专利”组合策略,围绕智能装备的机电软控技术形成立体保护;建立全球化申请通道,通过PCT等国际条约覆盖重点市场,同步通过多元保护形式布局外观专利、软件著作权等。
动态化维护,实现价值最大化。建立专利评估机制,结合技术价值和市场应用等定期优化专利组合;构建全流程风控机制;通过专利地图规避侵权风险,避免重复研发。
系统化管理,强化创新保障。设立专职IP部门全程嵌入研发流程,实现“技术突破即专利布局”;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贯通专利申请、时效监控、文档管理等全生命周期;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
建立多国专利矩阵,开展“技术模块化保护”
记者:在全球化竞争背景下,企业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利元亨:在智能制造全球化竞争中,利元亨始终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技术创新的战略支撑,通过“攻防结合”的体系化建设,支撑利元亨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的同时,始终保持技术自主可控。
技术壁垒构建方面,实施“市场+技术”双维度布局策略,重点覆盖中国、欧盟、东南亚等核心市场,依托PCT国际专利体系建立多国专利矩阵;开展“技术模块化保护”,将智能装备核心技术解构为机械传动、视觉算法、运动控制等专利集群,形成立体化保护网络。
风险防控体系方面,建立全球化合规管理机制,适配不同区域的法律要求;构建供应链技术保护体系,确保全链条信息安全;建立防御性技术公开机制,通过技术的主动公开辅助创新成果,有效防范专利狙击。
来源:惠州日报 记者谢菁菁 通讯员陈丽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