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果洛州生态管护员做客本报直播间

2025-07-03 12:24:00     阅读量:0

西海新闻记者 吴予琴 见习记者 马海峰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青海省总工会成立75周年之际,西海都市报融媒体团队将直播间搬到海拔4200米以上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推出“平凡之光・匠心如磐”系列融媒直播访谈节目,深入挖掘那些奋战在果洛高原上的普通职工的感人故事,展现他们的坚守与奋斗。

7月1日,第四期直播以“守护·绿水青山的忠诚卫士——雪域高原的绿色答卷人”为主题,将目光聚焦果洛州生态管护员群体。在果洛州玛沁县拉加镇洋玉林场,生态管护员用脚步丈量雪域高原的每一寸土地,用汗水守护着绿水青山,生态管护员科特和果洛州总工会工作人员华旦多杰走进直播间,将高原守护者的故事娓娓道来。

扎根高原 用岁月守护绿水青山

52岁的科特是洋玉林场的生态管护员。自2001年投身生态管护工作以来,科特已默默坚守林场24个春秋。洋玉林场总面积45万多亩,由70多名管护员共同守护,其中科特负责巡护的区域就有5000多亩。

林场山高路远,科特每天都需要徒步将近5公里。若按每日巡护5公里计算,24年来,他走过的路程累计达4万多公里。这个数字,是科特对这片山林深情守护的有力见证。

洋玉林场是玛沁县最大的一个林场。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山林中,科特邂逅过众多珍稀野生动物,如雪豹、林麝、鹿、狼及各类飞禽。

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向牧民群众宣传环保理念,科特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生态管护员多年的不懈努力,这片山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野生动物数量显著增加,植被愈发茂密,森林景色更加壮美。

工会护航 温暖相伴同行路

直播过程中,记者还结识了另外两名生态管护员。管护员桑塔已在生态管护员岗位上坚守了17年,另一名管护员才旦也有着24年的工作经历。当被问及是否加入工会组织以及享受到哪些服务时,3名管护员打开了话匣子,分享自己的感受。

科特提到了工会的金秋助学和医疗互助保障政策。桑塔则说,困难职工帮扶和医疗互助保障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才旦也讲述了困难职工帮扶和助学政策给自己家庭带来的帮助。大家一致表示,加入工会组织后,就像有了“娘家人”,心里倍感踏实。

2021年以来,青海省总工会按照系统工会、基层工会、工会分会、工会小组4级组织架构,吸收1.7万名三江源生态管护员入会。为织密建强工会在生态管护领域的组织体系,实现生态管护员建会入会基本覆盖,果洛州总工会率先在全省研究制订生态管护员建会入会行动方案,从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组织保障等方面对生态管护员建会入会工作作出安排。

华旦多杰说,果洛州总工会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单独建、牵头建、联合建”等多种方式,平均每年将3000名以上生态管护员纳入工会组织,总体发展生态管护员会员1万名,建会入会率达90%以上。

共绘愿景 守护绿色美好家园

作为一名生态管护员,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什么?科特不假思索地回答:“虽然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巡护同一片区域,但看到家乡变得越来越美,我的心里就特别满足。”

面对“如何一同守护好绿水青山”的提问,3名生态管护员给出了朴实而坚定的答案。他们说,每个人守护好自己的草场,就是在守护大家共同的家园。同时,他们热切希望有更多人加入生态管护队伍,汇聚更多力量,推动生态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从生态管护员到传统工匠、技术能手,再到新兴产业代表,西海都市报融媒体团队深入高海拔地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让更多人领略到高原劳动者的独特风采。

《西海都市报》(2025年07月03日 第A5版:青海·关注)

来源:西海都市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