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吃茼蒿,一排毒、二降肝火、三助眠、四健脾胃


住在隔壁的王阿姨今年61岁,一到秋天就拉着我逛菜市场,手里总不忘拎一捆绿油油的茼蒿。她说:“我年轻时秋天总爱拉肚子,后来听老中医说,秋天后吃茼蒿能健脾胃,我坚持吃了好几年,现在秋天肠胃舒服多了。”
确实,40岁后咱们的脾胃功能慢慢减弱,秋天后天气转凉,吃多了凉食、油腻菜,更容易腹胀、没胃口。而茼蒿不仅便宜,3、4块钱就能买一把,营养还特别足,尤其是硒含量,居然是洋葱的25倍,秋天吃它正合适。
四大好处
秋天吃太对症
对中老年人来说,茼蒿的养生价值全在“对症”上。
第一是帮助排毒,茼蒿里的膳食纤维特别丰富,能促进肠道蠕动,把体内堆积的垃圾排出去,不少长辈秋天容易便秘,每天吃点茼蒿,排便会顺畅很多。
第二是降肝火,秋天后天气干燥,加上不少人喜欢吃点温补的肉菜,容易“上火”,出现口干、眼睛干的情况,茼蒿性凉,能帮着清肝火,缓解这些不适。
第三是助睡眠,茼蒿里含有少量的安神成分,秋天容易因为天气变化睡不好的长辈,常吃点茼蒿,晚上入睡会更安稳。
第四是健脾胃,这也是王阿姨最看重的一点,茼蒿能温和地调理脾胃,吃了不刺激肠胃,哪怕是脾胃虚弱、容易腹胀的人,吃了也舒服,秋天用来养脾胃再合适不过。而且它含有的硒元素,对身体也很有益,比咱们常吃的洋葱补硒效果好多了。
这几类人吃要多注意
虽然茼蒿好处多,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随便吃。
首先,脾胃虚寒、容易拉肚子的长辈要注意,茼蒿性凉,不能一次吃太多,比如做凉拌茼蒿时,最好少放些,或者搭配生姜、大蒜一起炒,中和一下凉性,避免吃了后拉肚子。
其次,对茼蒿过敏的人要避开,虽然不常见,但有些长辈吃了茼蒿后会出现皮肤痒、起疹子的情况,这类人就别吃了。
另外,有痛风的长辈要控制量,茼蒿含有少量嘌呤,平时偶尔吃一点没问题,但痛风发作时最好别吃,以免加重症状。
还有,茼蒿别和柿子一起吃,柿子里的鞣酸会和茼蒿中的营养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可能会引起腹胀,最好间隔2小时以上再吃。
简单做
营养又好吃
蒜蓉炒茼蒿:这是最家常也最养脾胃的做法。准备新鲜茼蒿300克(洗净切段)、大蒜5瓣(拍碎切末)。锅里放少许油,油热后下蒜末炒出香味,接着放入茼蒿,大火快速翻炒1-2分钟,直到茼蒿变软,加少许盐和一点点生抽调味,翻炒均匀就能出锅。这样炒出来的茼蒿翠绿爽口,不油腻,脾胃弱的长辈也能吃。
茼蒿豆腐汤:秋天喝碗热汤特别舒服。准备茼蒿150克(切段)、嫩豆腐1块(切小块)、鸡蛋1个(打散)、葱花少许。锅里加适量清水,水烧开后放入豆腐块,煮2分钟,然后放入茼蒿段,继续煮1分钟,接着把打散的鸡蛋慢慢淋进锅里,形成蛋花,最后加少许盐、几滴香油和葱花调味。这碗汤清淡营养,能健脾胃、补充水分,秋天喝不容易上火。
凉拌茼蒿:喜欢吃爽口菜的长辈可以试试。茼蒿200克洗净,放进沸水里焯1分钟(加少许盐和油,能保持翠绿),捞出来过凉水,挤干水分切段,放进碗里。加蒜末、少许生抽、醋、香油,喜欢吃辣的可以放一点点辣椒油,搅拌均匀就能吃。凉拌茼蒿能最大程度保留营养,帮助排毒,但脾胃虚寒的长辈要少吃,或者多放些蒜末中和凉性。
不管是蒜蓉炒、做汤还是凉拌,简单一做就好吃,秋天常吃它,肠胃舒服、睡眠好,身体也能更硬朗,别错过这份秋天的养生美味。



编辑 :雪娇
审核:乔惠琳
统筹:李佳
商务合作:13329518266、17597366160
邮箱:lnrb100@sina.com
版权声明: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创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