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东阿阿胶:一块阿胶“补”出中医药全球化新活力

2025-07-27 10:36:00     阅读量:0

■ 编者按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推出“走在前、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专栏,派出记者深入各产业链上的骨干企业蹲点采访,展现山东加快全产业链布局、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典型成效,以及企业攻克关键技术、做大做强品牌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东阿阿胶加快品牌焕新与全球布局,带动知名中药品类站稳国内外市场

一块阿胶“补”出中医药全球化新活力

“Wow!Ejiao Americano tastes good(阿胶美式咖啡喝起来不错)!”7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铜锣湾地铁口,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东阿阿胶”)旗下最年轻的茶饮品牌“锦上花”新推出的一款创意咖啡,又收获了一众外国友人的点赞。

1年来,东阿阿胶在粤港澳大湾区接连布局两家以“新中式养生”为灵感的生活体验旗舰店,消费者进店转化率稳定在40%以上,顾客在消费后展现出高复购特征。

阿胶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被誉为“国之瑰宝”。东阿阿胶作为国内胶类中药产业链代表性企业,自2022年以来立足“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加快品牌焕新步伐与全球化市场战略,为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国际化注入新活力。如今,企业旗下产品远销澳大利亚、美国、东南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的202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东阿阿胶居第245位,品牌价值创下496.97亿元新高,实现连续16年登榜。

“从最初的手工作坊到首批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从传统的阿胶块,到阿胶速溶粉、阿胶糕,再到阿胶咖啡、中药材毛绒挂件等创新产品形态,我们抓住养生年轻化浪潮,持续用前沿科技驱动消费场景创新,提升品牌美誉度,开拓国际市场。”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庆川说。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更生认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关键是研发出能够让消费者真切感受到效果的优秀产品,推动传统医药的价值认知从“谈经验”转为“讲证据”。

为了提升国际市场对阿胶功效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东阿阿胶下大气力搞科研、立标准。去年,研发投入达2.1亿元,同比增长27.63%。2024年,“复方阿胶浆治疗癌因性疲乏研究成果”斩获“ASCO”“SIO”等国际大奖,在中药上市企业国际学术影响力排名中从第7位跃升至第4位;今年5月,研发团队首次鉴定出阿胶补血肽,率先用科学语言揭示了阿胶的补血作用机制,相关研究在国际期刊发表。眼下,东阿阿胶正加紧牵头制订阿胶、龟甲胶、鹿角胶、黄明胶国际标准,相关项目已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立项。

让更多知名中药品类在国内外市场“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东阿阿胶正尝试将73年品牌打造及产业链构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东北地区的梅花鹿产业,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的肉苁蓉产业上,推动更多中药品类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和完整产业链。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东阿阿胶鹿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靳艳说,去年4月研究院成立以来,26名研发人员围绕鹿源中药标准化、名方开发、产品研发等开展技术攻关。前不久,院里自主研发了一款鹿茸饮片智能无损检测仪器,将带动鹿茸产品质量和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

“从‘一产’的规模化养殖,到‘二产’的核心技术突破,再到‘三产’的品牌建设、工业旅游等,东阿阿胶给予了我们实打实的支持。”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梅花鹿产业发展局局长李铁军说。

据悉,东阿阿胶目前正打造一档国际化视角的大型纪录片《四海中医》,节目组与国内外名中医学者一道,去往全球12个国家或地区,探访中医药发展实况。该节目将于今年10月面向海内外播出。瞄着“胶润全球”的愿景,东阿阿胶正一步步向前迈进。

(大众新闻记者 王鹤颖 通讯员 张超)

■记者手记

让中医药文化活起来、走出去

跟迪士尼白雪公主IP搞联名,把20世纪70年代的旧厂房改造成特色酒店,把纪录片拍到隐匿于南非森林深处的原始部落……一块小小的阿胶,竟然可以这么“潮”。

相比以往一些优秀中药材、药物及健康消费品“出口无门”的困境,东阿阿胶的“赶潮”恰是破局之道:在打造优质产品的同时,以文化传播这一“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更多海外消费者的生活。

“00后”赵思怡是《少年中医说》《四海中医》东阿阿胶项目组中最年轻的成员。当记者问她东阿阿胶在节目中的“存在感”时,她回答“极少”。

跨文化传播,这样的“赶潮”只是形式,而不是目的。“做这些节目是为了真实反映中医药为全人类健康和文明作出的贡献,而不是‘卖货’。”赵思怡说,《四海中医》把中医药带出去的同时,集合全球民众的多元智慧,在更深维度上助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传承与发展,让中医药文化真正活起来、走出去、融进去。

(大众新闻记者 王鹤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