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公安把“法治宣传”的风吹进七月会场……
“小李,准备出摊了,记得把横幅和反诈宣传彩页都带上啊!”一边催促,靖边县公安局反诈中心负责人周媛一边熟练地将水杯、洗脸盆、笔等小礼品放在私家车后备箱。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8月19日上午11点,初秋的阳光带着些许凉意,长庆路上的七月会场渐渐喧闹起来。除了烧烤飘散的香气、讨价还价的嘈杂声,靖边县公安局这个特别的“反诈宣传摊位”也引来不少游客围观与喝彩。
听完民警讲解新型电信诈骗类型后,刘叔开心地拿到了一只印有“反诈同行”logo的脸盆。刘叔住在靖边县城老街,“清爽榆林·阜美靖边”提振消费季活动(简称“七月会”)启动以来,常约戏友来此逛夜市、听戏曲。“这里烟火味儿浓,社会治安好,今天还有意外收获!”

“七月会”于靖边本地人,从来都是心头那个特别的存在,是刻在味觉记忆里的童年符号。赶一趟七月会,才算读懂靖边人血脉里的“乡愁情结”。炖羊肉的独特香气扑面而来;铁板上的脆肠、臭豆腐滋滋作响;尝一口现剁荞面、浇上风干羊肉汤汁,仿佛一口吞下了整个靖边的清爽与热情。新疆烤包子、重庆小面、烤肉串、凉皮……整个美食区域被游客占领,扎堆的食客尽数被风味“攻陷”。赶会潮,让这里成为了暑期旅游市场的“香饽饽”。
据了解,会场共有排档摊位260家,近期日均人流量10000人次以上,累计接待群众超20.8万人次,带动消费超9000万元。
灯火璀璨处,法治接地气
“阿姨,拍照时要看管好个人财物。来,看一看防诈骗普法宣传页吧。”穿梭在人群中,民警一边巡逻,一边给游客送上暖心提示。刚出锅的炖羊肉和上面的“‘清爽榆林 阜美靖边’——反诈同行 守护平安”大字相互辉映,让这独特的烟火气里多了一份法治守护的安心。

夜幕下的会场,柏油路上红灯笼高悬,民警纷纷化身为“法律摊主”,耐心倾听土地承包纠纷、劳务欠薪、婚姻继承等热点问题。“原来微信转账凭证也能当证据!”一位刚咨询完债务问题的大叔豁然开朗,小心地将宣传册收进怀中。农产品展区前,他们提醒商户规范销售合同,保留进货凭证,防范买卖纠纷;家电展区,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告知遭遇质量问题如何有效维权。这种背着法条沉浸式的普法宣传,把晦涩的条文揉碎成大家能理解的语言,这不是一场单方面的“灌输”,而是一群“小法律人”带着温度的双向奔赴,将法律知识融入市井烟火,走向群众心间。
点亮长明灯,照满幸福城
随着夜幕降临,整个会场中心被璀璨的灯光装点得如梦似幻,而靖边公安的安保网络也在悄然织就。

当日晚20时,会场内人流如织,文艺演出正酣。一名大约6岁的小女孩独自站在戏台旁呜呜大哭,旁边没有大人陪同,看似失联。附近巡逻的民警小侯见状立即上前,一边安抚孩子的情绪,一边耐心询问其父母信息,由于孩子情绪紧张,对于警察叔叔的询问,无法清楚表达出家庭住址及父母联系方式。小侯遂将小女孩带到执勤点照看,同时通过对讲机联动现场所有警力,展开“寻亲”行动。民辅警高效协作,仅用10分钟,孩子的大伯郝先生便匆匆赶来认领,满头大汗的他,看到安然无恙的孩子,终于松了一口气。
聚光灯外,歌声之中,人潮涌动的每个喧嚣里,一群藏蓝色身影似乎总是隐匿在夜色里,成为安全感里最不起眼的“保护色”,而当人们需要的时候,他们似乎又站在最显眼的地方,成为满意度里最耀眼的“渲染色”。
深夜,喧嚣散去,游客们依次离开,会场恢复了宁静。在街角,警灯依然闪烁,“‘清爽榆林 阜美靖边’——反诈同行 守护平安”的横幅被凉风吹得微微作响,如同城市平安的心跳。
通讯员 郭世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