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暑期合作人” 以青春之声书写爱心相助
大众网记者 刘德龙 成武报道
2024年7月,成武县古城社区迎来了一群青春洋溢、活力满满的大学生,他们跨越千里,与古城社区初次相遇,开启深度对接。2025年,他们再次化身“社区合作人”,组建“邮渝古成”志愿服务团,以“长效陪伴、精准赋能”为信念,扎根进社区的土壤。从课业辅导到心灵陪伴,从物资捐赠到政策宣讲,他们用知识照亮童真梦想,用行动温暖一方乡土。如今,这场跨越山海的对话仍在继续——青春的脚步不曾停歇,爱的故事仍在古城静静生长。

爱与责任并行,帮扶传递温暖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与古城社区携手,于暑期支教活动正式启动前,共同开展了“重邮暖古城,同心筑童梦”主题公益活动,捐赠一百余份爱心物资,并促使第一批30余名大学生与社区儿童结缘。依托线上平台,志愿者不仅提供持续的课业辅导,更通过分享大学生活趣事和自身成长经历,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眺望未来的窗。这种超越传统课堂的陪伴,不仅在学业上助其进步,更在心灵层面给予温暖和激励,使他们在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构筑起一座坚实而温暖的成长互助桥梁。

多元活动矩阵,点亮成长之旅
非遗传承:漆扇里的文化传承。在成武县文明办指导下,“社区合作人”们组织开展“扇舞丹青,漆彩传承”活动,助力青少年触摸非遗温度;组织学生们观看《接棒中华,文化传递》公开课,引导思考文化传承使命;志愿者讲解漆扇历史与非遗价值,让古老技艺“活”起来;配合专业指导,带领孩子用扇坯创作,借亮片装饰激发创意,让漆艺在童真实践中焕新,厚植文化认同感。

英语启蒙:趣味里的语言突破。响应社区需求,开展“趣味学英语,青春共成长”活动,以游戏、歌曲、情景模拟为载体,打造“玩中学”场景,打破传统课堂壁垒,营造敢开口氛围,帮孩子克服羞涩,用英语交流锻炼听说;融入英语国家文化元素,拓宽视野、培养包容心态,同步塑造自信与团队协作力,让语言学习成为成长助力。

运动赋能:赛场上的协作成长。“合作人”们积极助力社区举办“趣味运动会”,为6-17岁青少年搭建户外舞台;借“伙伴领航”公开课做思想引领,分组开展沙包积分问答、接力障碍赛等项目,让孩子在奔跑投掷中强健体魄,于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配合;将全民健身理念植入青春,培育健康阳光、富有团队精神的新时代少年。

地理探知:拼图里的世界认知。“合作人”们开展地理科普活动,组织观看《5G上的珠峰》公开课;借简笔画、动画短片,讲解中国海陆分布、行政区划,聚焦黄河、秦岭等地理标识,传授地图“密码”(比例尺、方向、图例);以国家地图磁力拼图分组竞赛,鼓励边拼边交流省份关联,在趣味互动中夯实地理基础,厚植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

环保实践:行动里的绿色担当。围绕生态保护,推进环保主题活动,支教团组织学生们观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公开课,用动画传递垃圾分类意义;开设“垃圾分类课堂”,借教具详解四分类知识;举办“垃圾投放大作战”“分类接力赛”,让孩子在游戏中熟稔分类;开展“变废为宝”手工,用纸箱、塑料瓶制作笔筒、台灯,带动家庭践行环保,让绿色理念扎根日常。

使命延伸,政策宣讲打通“最后一公里”
基于长期扎根社区所洞察到的家庭实际需求,“邮渝古成”志愿服务团骨干成功入选山东省“资助政策进万家”活动,成为30支省级宣讲团队之一。服务队积极下沉基层,在成武县万福城、文亭湖壹号、金海岸等4个小区,及成武一中、成武二中、成武五中三所高中开展9场集中宣讲,覆盖学生家长及小初高、准大一等不同群体,最大一场参与人数达135人;同时联合共青团成武县委开展政策下乡,对祝桥村、东马庄村、后张口村等6个村,及汶上集镇、苟村集镇、伯乐集镇等3个集镇进行问卷调查和入户走访,目前已走访350户家庭,预计暑假前完成450户,将资助政策送到家门口,切实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

双向奔赴,续写温暖篇章
两载耕耘,情洒古城。2025年的古城社区,“邮渝古成”志愿服务团以多元实践书写“精准赋能”答卷。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在深耕教育帮扶、文化传承、政策传递深度融合,用青春陪伴点亮更多成长之路,让志愿力量持续扎根绽放。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更加绚烂的青春篇章,让教育的种子在古城社区的土地上孕育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成武 成武县 古城 社区 集镇 青春 政策 文化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8-24 14:08:00
- 本文链接:https://www.i985.cn/news/2GNpEZyovP.html